让创意飞
发布时间:2019-07-04 18:22:34 浏览次数:次
没有人会喜欢广告。
你在家里吃着火锅听着歌,突然电视节目就被劫了。美妙动听的音乐被换成了一个恶心的产品广告,你没有地方说理。然后你把情绪发泄到那些让人生厌的品牌身上,换成另一个台。
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电视里播的那些农药广告,蹩脚地、猥琐地夹藏在精彩节目中,不断地挑战着我破口大骂的底线。
对广告人来说,很悲哀的一个事实是,我们写的东西没有人喜欢去看。我们写的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八卦,不是波澜壮阔的精彩剧情。我们写的东西,是大多数人都会嫌弃和躲开的。
打败观众冷漠和愤怒的唯一方式,是我们做出的广告必须新鲜且富有想象力。
有一个经典广告理论AIDA:
A:Attention 吸引眼球
I : Interest 引起兴趣
D:Desire 勾起欲望
A:Action 采取行动
从吸引眼球到引起兴趣 ,然后勾起欲望,最后行动下单。
AIDA理论是在1903年,由一位保险推销员艾摩刘易斯先生提出来的。过去一百年来,AIDA所阐述的理论也早已成为了广告界的金科玉律。
在当今数字化互联网时代,AIDA依然是最为可靠的广告营销法则。
营销行业中,流传着一种论调:“信息爆炸时代,人人都要对面海量的信息,广告传播不再需要创意,广告信息必须简单直白,越简单越直白就越能卖货。”
这是谣言。
数字时代,变化的是传播方式和广告形式,人性不会变,广告的销售逻辑不会变。相反的,由于要与海量的信息竞争,广告需要更能吸引人,需要具备更好的创意。
可蹩脚乏味的广告千篇一律,精彩有趣的广告则各有各的挑战。
广告创意是带着枷锁的舞蹈。简单说来就是,广告创意必须让人看起来有趣,并且和产品利益或品牌策略相关。
我曾在郑州地铁1号线里,看到一个旅游广告,广告的内容大致是说,老板没在,公司会计在疯狂打折。这种小把戏可能会吸引人们几秒钟的注意,可当把戏被看穿,观众们也只当是看了一场逗乐的小把戏,对销售起不到丝毫作用。
粗暴直白的叫卖式广告和“黄鹤带着小姨子跑了“的耍花招广告,对销售和品牌资产的累积起不到丝毫作用。有趣的并且和产品或品牌相关的广告,才是最杰出的创意。
广告传播之道,就是让创意像风筝一样飞起来,并紧紧抓住手中的线。